儒林外史——清代讽刺小说巅峰之作
日期:2025-03-31 13:46:01 发布人: 浏览量:0
《儒林外史》是清代吴敬梓于174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,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。小说通过对“功名富贵”的描绘,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腐蚀和当时社会的弊端,同时歌颂了坚守自我的人物,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。
《儒林外史》概览
《儒林外史》乃清代文学巨匠吴敬梓于乾隆十四年(1749年)或稍前所著的长篇小说。该作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,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,直接评价现实生活,开创了小说评价现实的新范例。
小说内容与特点
全书共五十六回,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众多人物对“功名富贵”的不同态度和表现。小说不仅深刻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,对当时吏治的腐败、科举的弊端、礼教的虚伪进行了批判和嘲讽,同时也热情歌颂了那些坚守自我、守护人性的少数人物,寄托了作者的理想。
小说在白话运用上达到了纯熟自如的境界,人物性格刻画细腻深入,尤其是其高超的讽刺手法,使《儒林外史》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典范。
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
吴敬梓生于1701年,卒于1754年,字敏轩,号粒民,晚号文木老人,安徽全椒人。他反对八股文、科举制,对士子们醉心于功名利禄的习尚深感憎恶。这些观点在《儒林外史》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。
吴敬梓的作品《文木山房集》收录了他40岁前的诗词文赋,现存4卷本。他最著名的作品是《儒林外史》,这部小说不仅奠定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础,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