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初一物理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声音与振动、内能与热运动、热量与比热、能量守恒定律、磁现象、磁场与电生磁、电磁继电器、扬声器与电动机等。
声音与振动
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。一旦振动停止,声音也随之消失。声音的传播依赖介质,真空中无法传声。通常情况下,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。在空气中,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/秒。值得注意的是,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,而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又比在空气中快。
内能与热运动
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。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密切相关,温度越高,分子运动速度越快,内能也越大。热运动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。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:做功和热传递,这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等效的。
- 物体对外做功,内能减小;外界对物体做功,内能增大。
- 物体吸收热量,温度升高,内能增大;物体放出热量,温度降低,内能减小。
热量与比热
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,单位为焦耳。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(或降低)1℃时,吸收(或放出)的热量。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,不随物质的体积、质量、形状、位置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。比热的单位是焦耳/(千克·℃),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。例如,水的比热为4.2×10^3焦耳/(千克·℃),表示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(或降低)1℃时,吸收(或放出)的热量是4.2×10^3焦耳。
能量守恒定律与磁现象
能量守恒定律指出,能量既不会消灭,也不会创生,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,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,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,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。
磁性是指磁铁吸引铁、钴、镍等物质的性质。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。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,分为南极和北极。同名磁极互相排斥,异名磁极互相吸引。磁化是指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。
磁场与电生磁
磁场是磁体(或电流)周围存在的看不见、摸不到的物质,能对磁体(或电流)产生力的作用。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。磁场的方向是磁场中的某一点,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。磁感线是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假想带箭头曲线。地磁场是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。
电流的磁效应是指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,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。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一样。电磁铁是一种通电时有磁性,断电时没有磁性的螺线管。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取决于内部是否有铁芯、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。
电磁继电器、扬声器与电动机
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。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,由永久磁体、线圈、锥形纸盆组成。电动机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,实现电能向动能转化的装置。
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,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。电磁感应是指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(切割磁感线)而产生电流的现象。发电机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,其原理是电磁感应。交变电流是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,直流电流的方向不发生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