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的创作背景及作者
日期:2025-03-22 21:58:03 发布人: 浏览量:0
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创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,具体年份存在两种说法:天宝四载(745年)或天宝五载(746年)。此诗描绘了李白在长安遭受排挤后,返回东鲁家园,再次踏上漫游之旅时的心境。
创作背景概述
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创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,具体年份存在两种说法:天宝四载(745年)或天宝五载(746年)。此诗描绘了李白在长安遭受排挤后,返回东鲁家园,再次踏上漫游之旅时的心境。李白早年怀揣济世之志,却不愿通过科举入仕,因而周游全国,广结名流,以扩大自己的声誉。
李白与长安之行
天宝元年(742年),李白得到道士吴筠的推荐,被唐玄宗召至长安。他对这次机会充满期待,曾在《别内赴征》中表达了对功名的渴望。然而,他在长安的时光短暂,因不肯同流合污,最终被赐金放还,仕途梦碎。离开长安后,他与杜甫结为好友,并一同游览各地。
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的意境与主旨
这首诗是李白在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际所作。诗中通过梦游天姥山的奇幻景象,表达了李白对自由、超脱世俗的向往。诗的意境奇特,构思精密,富有浪漫主义色彩。尽管诗中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,但其格调昂扬振奋,展现出李白不屈不挠的精神。
全文赏析
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不仅是一首记梦诗,也是一首游仙诗。诗中通过对天姥山奇幻景象的描绘,展现了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。诗的内容丰富曲折,形象辉煌流丽,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。其主旨在于宣扬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,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。